发布时间:2022-03-16 来源:网络 点击:303
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,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多地以言语交流的方式与父母互动。亲子交流具有日常性,交流频率对亲子关系有重要意义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父母与子女交流话题更集中于学习方面或学校的事,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大部分地进行个人探索,内心世界日益丰富敏感,父母过多关注学习、忽略孩子多元化的交流需求,会降低交流质量、造成亲子双方心理距离的拉大。
亲子关系根本就不是理想中的其乐融融,而是现实里的针尖对麦芒。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斥着数不尽的冲突和斗争,强烈的对立甚至尖锐到没有任何缓和、商量、交流的余地。
这种情况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,愈演愈烈,甚至有些家庭里亲子关系已经焦虑到势同水火的地步。
其实,大部分的亲子关系焦虑,原因都在父母。很多父母根本就不了解,或者不想去了解孩子,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,更不知道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念,却只会盲目地根据自己的偏好去进行所谓的亲子交流,交流,教育,这样做会有效果才怪。
中国式的父母,一般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,而本身就是孩子的问题。
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,开始争取个人问题的管理权力,于是学习、生活等日常事务成为亲子矛盾的主要来源。
父母的表情、肢体语言和话语回应是亲子交流中重要的构成部分,表现父母与子女的对话是否真诚平等,直接影响亲子交流的效果。
亲子之间,父母和孩子强势与弱势的差别,体现出父母的权威。父母指责孩子的不足,却看不到自身的问题,也往往会制造出亲子间的矛盾与问题。
当孩子的看法不被父母接受、感受不被父母理解、提出的问题不被认可时,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就会一点点消失,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拒绝跟父母交流交流。